一,几大因素制约LED产业发展LED照明面临多种困局
LED照明产业在迎来一个发展良机的同时也发现了行业存在的一些严重阻碍行业发展的问题。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LED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产业面临着巨大商机。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经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LED产业仍面临诸多困局,甚至已经形成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桎梏。
产品价格过高商业化应用推广举步维艰
国家在去年已经启动“十城万盏”LED节能计划,目前已经有42个城市列入该计划。不过,除了装饰用的LED照明已经逐步普及化外,至今绝大部分的LED通用照明应用还局限于政府示范工程。市场推广难的主要原因是LED照明产品价格过高。由于芯片在LED产品成本中占30%甚至更高,而我国照明级高端LED芯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较为昂贵,造成同等光照亮度的LED照明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对普通的消费者没有较大吸引力。
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缺乏龙头企业及主导品牌
中国LED行业企业数量众多,整体已取得较大进步,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龙头企业。随着大部分LED厂家将产品前期研发和主要模块生产交与方案商,LED准入门槛降低,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国内有1950家LED封装企业,而企业推出的各类LED应用新产品数量不足530件;LED路灯企业超过300家,产品基本处于互相抄袭模仿的阶段。同质化竞争造成价格战硝烟四起,缺少标杆性的品牌,企业规模难以壮大,行业缺乏公信力。培植龙头企业,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已迫在眉睫。
产业投资过热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
世博、亚运、“十城万盏”政策推进,LED市场需求大增。多个地市将LED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发展,国内LED市场前景乐观,海内外投资兼并整合上下游企业进程加速,传统照明企业、国有资本、民间资本等也纷纷进入,出现产业投资热潮。以上游的外延片生产关键设备MOCVD为例,2010年到厂安装进口设备达300台,未来3年全国计划进口超过1000台,是2008年的10倍以上。未经科学决策和合理规划LED产业布局,大规模集中引进MOCVD关键设备,可能导致低端芯片产能大爆发,使LED产业重蹈我国2008、2009年多晶硅投资热失败的覆辙。
政府扶持政策与产业发展现状不配套
LED产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及省市地区在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的扶持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出台了大量产业扶持政策,并通过应用工程试点工作,引导和扶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带动了我国LED产业的技术进步。但是未来5年将是LED从研发和示范阶段向完全市场化化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作为产业扶持政策,需要更加系统和切合产业发展现状,并从消费层面的减税、购置补贴、政府采购以及研发层面的政府拨款与优惠贷款等方面进行细化。
缺乏关键技术和核心专利
专利技术是全球主要LED厂商获得竞争优势、保持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国内LED专利技术构成不完善,上游专利大部分被国外厂商所掌握,技术受制于人,高端芯片80%以上来自国外或台湾地区,企业无法延伸到中高端利润板块;由于缺乏原理性专利,产品受到专利封锁,出口受制约。即使在集中了我国80%以上企业的封装和应用下游领域也处于较低端水平。随着LED技术遵循摩尔定律不断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应用领域大大拓展,市场空间成倍增加。拥有先进的研发技术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外国LED企业“攻城略地”,占领市场。国内LED企业面临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并构建自己的专利防御体系的巨大挑战。
标准及检测手段滞后于产业技术
LED产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技术和产品标准,但新兴产业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检测技术与标准制定等共性难题,目前产品缺乏完整的行业规范标准,质量良莠不齐,极大地挫伤了市场信心与积极性。另一方面,LED产业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广产品示范应用,形成了标准化和质量评测手段滞后于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的局面。如何缓解矛盾,突破瓶颈,不仅是标准化研究工作的新课题,也是技术质量监督范畴内的新任务。
综上所述,我国LED产业面临的困局需要从产业发展战略上破解。这是因为LED产业除了具备新兴产业的特征,还涉及半导体和传统电光源两个领域,其发展历程有内在规律,如果仅仅追求国外个别先进技术指标,即使投入巨大,也可能产业各环节发展不均衡,产业链脱节,因产业发展畸形,扶持政策事半功倍甚至南辕北辙。
二,LED产业现融资过剩危机
超募资金30亿尚未启用,另有9家企业排队待上市
LED成为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最为青睐的产业之一。这是近日北京举行的“寻找LED产业的春天”研讨会上所传递的信息。
这却不是一个好消息。
据有关统计,2011年国内共有7家LED行业企业在A股市场实现IPO,累计融资金额为36.25亿元,平均单家企业融资5.18亿元。从市场分布来看,其中5家企业登陆创业板,另外2家则在中小企业板实现上市。这些企业扩张计划雄心勃勃,所募集资金几乎无一例外地用在产能扩建项目和产业链延伸上。
LED的应用给传统照明产业带来一场“革命”,近年来,国内LED照明产业迅速升温,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但资本热的背后难掩产业发展的尴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能过剩、无序竞争。
LED产业膨胀
今年,LED企业上市的热度仍然不减。2月1日证监会公布共计515家IPO申请在审企业名单中,至少有9家相关企业正排队等待上市。这些拟上市企业涉及外延、芯片、封装、应用等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
2011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计划到2016年彻底淘汰普通照明用白炽灯,我国是白炽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存量白炽灯150亿只左右,年产量和销量约38.5亿只和10.7亿只。
业内人士分析,这对LED照明产业和节能灯产业将形成长期利好,仅取代现有白炽灯所形成市场规模将达到几千亿元。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今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节能、环保产品的补贴力度。2012年3月20日,由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组织的“2012年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项目”在北京进行国内公开招标,内地共有110家企业参与招标。
据了解,这次政府补贴比例约为采购价格的30%,预计总金额将达数亿规模。补贴资金采取间接补贴方式,由财政补贴给中标企业,再由中标企业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减去财政补贴资金后的价格销售给终端用户。
实际上,此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2012年中国政府将斥资400亿元用于LED路灯采购,对LED路灯使用者提供30%的财政补贴。
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十二五”期间,广东省要求所有财政投资建设的照明工程及新规划发展区域,在公共照明领域一律使用LED。广东未来三年将路灯更换为LED灯,将会带来几千亿元的市场。
分析认为,补贴政策不但拉动了LED公共照明市场,还将刺激民用LED照明的需求,有利于LED产业发展壮大。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及政府补贴政策刺激,LED行业今年下半年有望迎来转机。
有专家预测,最快到2015年,LED在中国照明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20%,带动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中国也将进入全球LED照明市场的前三强。
此次国家启动LED照明财政补贴推广项目招标,一方面将通过补贴手段激发下游的LED照明需求,另一方面也将推动LED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提升。
不过,华宝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LED照明将成为未来主流照明应用,但由于投资过热、成本尚高、缺乏标准,国内下游需求并未有效激发,LED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的状况。
产能长板下的技术短板
实际上,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才是国内LED整个行业最大的“隐患”。
LED芯片是LED照明的核心材料,LED企业在政策利好和借资本力量的支持下迅速扩大产能,但国内LED企业主要集聚于应用领域,自主研发上游芯片的很少,国内相关技术和产业仍处孵化期。目前中国大部分LED照明产品的芯片,主要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进口。
据了解,国内已上市10家LED企业募资超过60亿元,其中超募资金就有30亿元,超募资金多趴在账上。这些上市公司大多处于LED产业链末端,融到的资金并未用来技术升级,或是开发核心技术。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核心技术“短板”的状况得不到扭转,LED企业上市融资带来的直接结果可能是产能过剩,而产能的进一步释放,竞争压力将加剧,洗牌大潮初现。
近年来,飞利浦等国际大厂不断加速并购步伐,在产业进入传统淡季时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去年底飞利浦公司收购全球五大灯具制造商之一的西班牙户外照明集团,加快进行全球LED照明产业链的深度布局,同时加大在华投资。2011年12月,飞利浦投资2500万欧元在成都建LED照明中心。
日、台两地的LED企业也加快了进军大陆的步伐。
一些跨国巨头已结成LED专利联盟,他们正在步步为营推进技术垄断战略,由此会给中国LED市场带来更加巨大的压力,而国内大量资金注入到LED行业当中,将会导致LED产能膨胀,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据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忠顺透露,将于今年6月举行的第17届广州国际照明展参展面积比去年扩大了10%,达到22万平方米的历史新高,但企业数比去年减少了35%,由2900家减为2300家,显示了企业集中度提高,行业洗牌正在开始。
业界认为,对于中国市场而言,2012年许多LED产业中的小企业会面临辛苦竞争,虽然各国禁用传统灯泡带来了应用商机,但只有实力较强、有技术含量的厂商才会有更好的生机。
一家国内知名LED企业负责人指出,目前很多政府采购主要关注终端产品价格,而没有过问你用的是谁家的芯片。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国外LED芯片商利用中小企业快速占领国内市场。
这位负责人建议说,如果政府在工程招标时,给使用国产LED芯片的产品适当加分,让它们占一定的比例,这将有利于民族LED产业的发展。
中国LED企业要积累自己的核心技术、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因此,上述人士建议,政府在市场开发速度上还要兼顾本土产业的推进状态。
有业内资深人士提醒说,如果在民族产业尚未成熟的时候,就过早、过快开放LED照明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恐怕会造成“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尴尬局面。
三,LED行业:繁荣背后的危机
由于巨大市场潜力与历史机遇,使得LED产业在过去的两年里迅速火了起来,从企业到地方政府,无疑不看好它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标准缺失却正在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有业内专家对记者称,由于缺少规范统一的标准化光组件和灯具标准,加上各家企业自身现有的装备设施、工作基础和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使得LED产业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作为LED大省,广东正在抢先解决这个问题。
满目繁荣之下潜伏不小危机
“LED照明是下一代照明产品的趋势,这已成为整个行业不争的事情。”深圳富城隆光电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裕隆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道。
LED照明灯具的使用寿命长、光效高以及其具有的低功耗的特质,使得它比传统照明灯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这与目前国家正在提倡的节能环保、营造“绿色低碳”生活的政策相符。
事实上,近几年LED行业发展利好不断。
2007年,我国设立LED发展的专项资金,并于2008年发布《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将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加快LED推广应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均对LED节能照明产品提出数十亿元财政补贴计划。国家发改委制定出淘汰低效照明产品(白炽灯)路线图,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今年3月份,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还联合组织了“2012年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项目”,将对LED发展进行补贴。
2011年我国LED产业产值达1540亿元,同比增长22%,产量同比增长50%。预计2012年在照明产品的带动下,行业产值有望达到2000亿元,同比增长30%。而在未来,LED似乎也有着不错的前景。在2011年年底的一场专业论坛上,科学技术部官员透露:“十二五LED节能规划的国家目标:到2015年,LED产业化光效流明要达到150流明/瓦,研发水平达到200流明/瓦,寿命达到5万小时,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元。”
这无疑是对整个LED行业的发展注入充足活力。但在业内专家看来,这满目繁荣之下,潜伏着不小的危机。
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会长、广东省半导体光源产业协会秘书长眭世荣称,标准问题是目前LED产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尤其是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化光组件和灯具标准。
眭世荣表示,国家正在逐步完善LED的相关标准,但目前的缺失状况不容乐观。“标准的缺失,加上各家企业自身现有的装备设施、工作基础和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造成了市面上出现的LED照明应用产品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互换性差,这样就给整个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健康发展。”眭世荣说道。
据悉,我国目前有3000多家LED企业,但由于标准缺失,各级地方政府或是各生产厂家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执行运作,行业间缺少产品的认同,各企业间大多数是处于“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阶段。
“标准都没有,很多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之中,成本也是居高不下,市场的应用意愿也不是很强烈。目前国内的LED行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位业内人士如是总结道。
LED行业标准亟须制定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标准缺失所导致的一个明显影响,就是行业发展参差不齐,质量问题充斥整个行业。
有媒体曾报道称,来自海外的很多采购者对于中国LED产品的最大诟病就是,中国制造的LED节能灯产品品质低劣,不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使用寿命偏低且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由此,不少LED照明厂家经常遭遇海外市场退货。
而这种事情在一位LED行业人士看来却“很正常”。“因为LED行业的标准缺失,所以也导致整个行业进入门槛很低,不管是什么人都跑去做LED了,根本不管专业不专业。没有标准,就会群龙无首,五花八门的技术生产要求都有,因此市场上也就出现了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该人士向记者抱怨说,大量的LED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意设计,但是却采用模仿和侵犯一些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的方式,用“低价低质”去打市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创新型企业的利益,影响了市场的整体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外企业在LED标准制定方面早已走在前面。
据悉,目前国际上很多标准化组织和相关企业都很重视标准问题。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照明委员会都非常关注LED的发展及相关LED器件的标准化工作,欧美等国都有自己的技术标准和测试研究办法。而一些国际LED企业如飞利浦、欧司朗等在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同时,也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规范了照明LED的广电参数,如电压、电流、光通量、色坐标、色温、显色性、寿命等指标。2010年初,由欧司朗、飞利浦、松下、东芝等照明巨头成立的合作组织-Zhaga联盟,定义了各种光学引擎接口的标准。目前,标准化已基本形成,产品也将在中国市场上推出。
“本来LED产业的上游就已经被外企所把握、掌握了核心的技术和芯片。中国的LED产品主要专注于应用照明产品方面,但现在这些产品的标准方面,又被国外企业抢占先机,这很不利于民族产业的发展。”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目前国内LED走得步子已经很快了,但跟欧美日的国际同行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因为很多国外大企业都有相当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在核心技术上还会互相交叉授权,而如果再掌握了LED标准的先机的话,很可能会逐步蚕食国内市场。“我很担心,中国的LED产业的繁荣会不会因为标准缺失而昙花一现。”该业内人士说道。
“为了更好地规范市场,也为了产业的发展,亟须制定LED的行业标准。”江裕隆说道。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十三研究院研究员张万生曾在去年表示,LED国家和行业标准不能急于求成。但在国家标准未成熟之前,行业协会可对一些大型企业的LED产品标准,进行示范、交流、研讨,树立标杆供其他厂家借鉴,从而为制定行业和国家标准奠定基础。
LED大省广东开了好头
作为LED大省的广东省,在LED产业发展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可说是开了好头儿。
眭世荣表示,广东省是LED大省,LED产业规模占了全国份额的60%,而广东省政府历来都比较重视LED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在广东省科技厅的统一部署与推动下,省内已经做了大量的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而在“十二五”规划中,半导体照明又被作为广东省的战略新兴产业来抓。2012年3月12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全文公布《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显示,广东将投116亿支持13个LED项目。从政府层面来看,这是很大的支持力度。
眭世荣介绍说,2011年8月,广东省科技厅牵头组织21家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广东省半导体业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以该中心为纽带,产业链上下游或技术互补型企业、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联手攻克了一批LED核心关键技术。此外,广东在LED产品推广方面也不遗余力,建立了全省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千里十万大功率LED路灯产业化示范推广工程以及绿色照明示范城市专项行动”,全省安装LED路灯超过26万盏,示范路段2500多公里,规模和进度位居全国前列。
眭世荣表示,目前广东省已经启动了《LED照明标准光组件》项目研究与实施,正着手建立省LED室内照明产品标杆体系有关知识和标准,并已经开始受理相关产品测试工作。
“现在是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规格化、系列化、标准化提升LED照明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眭世荣说。他表示,针对LED产品“标准化”问题进行研究是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战略研究的需要。充分借助与利用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这一平台,召集省内行业龙头企业,聚集全国乃至全球优质资源,尽快收集、整理、研究、开发与制定当前经济适用而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标准光组件,引导LED照明产业朝着规格化、系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广东LED照明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据了解,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标准光组件”项目建设,将有100家国内LED企业共同参与。该项目将研究各层级光组件的形态结构、功能特性、标准接口、使用规范、检测方法和相关技术标准、专利。眭世荣表示,随着这些标准的逐渐成熟,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国家标准。
据悉,该项目预期成果包括标准光组件产品、相关技术专利、产品技术及检测标准、产品编码原则,产品发展路线图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等。这些成果将在今年6月28日举行的2012深圳国际LED展览会上进行首批产品展示,参展企业包括国星光电、佛山照明、德豪润达、TCl、雷曼光电、洲明科技、爱索佳实业、创唯光电、茂硕电源、凯昶德电子、瑞丰光电子、联建光电、奥拓电子、亚德光电、万润科技、长方半导体照明、聚飞光电等。
OFweek视点:不管市场如何变革,LED照明行业必然成为未来主流。大浪淘沙,“剩”者为王,那些一味跟风的企业,想要在这LED照明行业分得一杯羹,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未来的处境必然十分艰难。